检验医学院
大医首页 | 站点地图
本站搜索
Quick Menu
快速返回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正文

□ 浏览文章 【发布时间: 2017-10-16】  【点击数: 】 【字号: 】 【我要打印


学科方向及学术骨干

   1 、肿瘤标志物
   简介: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有助于早期预警肿瘤发生、发展;动态监测以反映治疗效果;在无法取得肿瘤标本、明确病理诊断时对肿瘤性质做出某些提示、为试验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新的肿瘤标记物不断发现、检查手段不断完善,使得其灵敏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为早期反映体内肿瘤变化状态提供更充足的依据。
   学术骨干:
左云飞: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大连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现任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副院长、临床生化教研室主任。2007-2009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2006年获得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获得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以第一作者及责任作者在国际及国内核心刊物Leukemia等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及参编《生物化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及《分子诊断学》等13部专著及教材。曾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金、辽宁省创新团队项目、辽宁省科委科研基金、辽宁省教委教学科研课题等研究项目。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曾荣获“辽宁省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大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大连医科大学三育人标兵”等多种奖项及荣誉称号。
李玉中:医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导师。1985年9月至1997年8月在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1997年9月至今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工作,2001年3月起任检验科副主任, 2002年7月晋升副主任检验师。2004年4月被大连医科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9月被大连市医学会聘请为“大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2006年10月起兼任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学院临检教研室副主任,2006年10月起被选为辽宁省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常委,2007年7月晋升主任检验师,2007年9月起任检验科主任,2008年8月起分别担任大连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2010年9月和2011年1月分别被聘为大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和辽宁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2013年5月起被《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会聘为编委,2013年11月当选大连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多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2 、肿瘤糖生物  
简介:糖基化是最常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形式,体内所有蛋白质中近50%为糖基化蛋白。细胞表面糖蛋白的糖基化形式参与介导了细胞-细胞、细胞-间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肿瘤发生过程中常出现寡糖结构的改变,高糖基化修饰是肿瘤发生发展中最重要的糖基化形式之一,这种改变为特殊糖基化分子成为潜在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肿瘤复发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异常糖基化是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肿瘤早期特异诊断标志物的缺乏使患者不能早诊早治,从而导致预后不良。近年来本课题研究组采用蛋白组学及凝集素芯片技术研究了肿瘤生物学及相关肿瘤标志物。发现某些凝集素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并参与了肿瘤转移。
   学术骨干:
贾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 荣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优秀人才;2013年获大连医科大学“英才工程”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获2013年度大连医科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职于 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1992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检验系,2001年毕业于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获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获得高校日元贷款计划资助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糖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关于糖链与肿瘤耐药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访问学者。2011年获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次资助计划。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辽宁省自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辽宁省教育厅攻关课题、辽宁省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等项目;2012年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加国家重要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一项。2013年,指导的本科生获得“大学生科技论文大赛” 国家级三等奖、省级特等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到目前为止,已在包括Oncogene,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Cell Death & Disease等SCI收录的高水平国际杂志上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副主编及参编教材、专著等8部。
   3 、应激所致亚健康的实验评估
简介:亚健康泛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这一概念已广泛得到公认,并开始得到公众关注。亚健康者多以个人感受为主,其诊断主要采用健康评估的方法进行,很少或没有客观指标支持,易受主观因素干扰,重复性差。由于亚健康研究客体的不明确,所以有关亚健康的研究多停留在人群调查方面,影响研究的深入进行。
我们的先期工作业已证实使用通常的心理应激或生理应激的动物模型,可以导致实验动物免疫系统产生可检出的变化,提示有可能找到对亚健康客观评估的试验指标。最终试图通过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比较研究鉴定出3-5种能客观指示人类亚健康状态的标志物,成为对亚健康诊断和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
本研究方向的意义不但在于找出指示亚健康状态的客观生物学标志物,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维观念,即将亚健康视为一种特定的病理生理过程,并认为这是不同疾病所共有的前驱状态或环节,其将进一步启动机体后续的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而导致各种躯体疾病。而一般在研究各种疾病时,或是侧重于疾病的本身;或是侧重于导致疾病的原因,却不太注意致病的过程,特别是本项目所研究的亚健康的病理生理过程,所以这方面的基础研究报告很少,显然在研究各种疾病时跳过或忽略这一环节是不恰当的。
本课题组提出的用实验的方法评估健康水平在国际国内均处于先进水平,目前这个方向有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 SCI论文2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项。
   学术骨干:
刘辉: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委。1999年入选辽宁省第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现任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学院院长,临床免疫学教研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医疗系,1987年考取辽宁中医学院免疫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免疫调控和免疫学诊断的研究工作,曾先后3次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完成省、市课题多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至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杂志的有30余篇,论文被国内外杂志引用数百次。主编及参编卫生部规划等教材8部。
袁宏:博士,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任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副院长,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和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1993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检验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得大连医科大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检验医学研究工作至今。2010年,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因疾病防控对应激所致实验指标变化的研究 ”,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担任《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医学参考报》、《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等专业杂志的编委。
李士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免疫学会免疫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病实验诊断技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分会生物标志物专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检验医师协会大连市分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实用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现任大连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检验科主任。1993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系,2001年获得大连医科大学免疫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5月赴美国韦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短期进修医学实验室管理。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子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多项,在SCI和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各类规划教材8部。
   4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新型实验诊断技术
   简介: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又称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以微通道网络为结构特征,将生化分析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预处理、反应、分离、检测,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大小的芯片上,通过对芯片微通道网络内流体的操控实现常规生化实验室的各种功能。
微流控芯片用于医学检验具有快速、低消耗、高通量等优点,其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特点更有望实现便携化,具有广泛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本学科将结合临床诊断要求和微流控芯片的优点,以对血液和尿液等临床样本中疾病相关标记物为检测对象,开展相关技术和方法研究。
   学术骨干:
李发胜: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检验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2003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获免疫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材料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临床化学、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1项“863”重大专项。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近年来,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3部,参编教材和专著10余部。参加专利多项。
曾绍江:博士。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从事临床化学、医学检验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先后发表英文SCI论文5篇、申请专利1项。
马慧朋:博士。2006年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从事医学基础化学的教学工作,开展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生物医学的科学研究。先后发表英文SCI论文7篇、会议论文5篇,申请专利5项。

编辑:赵岩 最后更新:2014-11-3 9:55:07

Copyright (C) Since 2013, 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
Designed by network center of DMU.Total Visits:

地址: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
邮编:116044   电话:0411-86110382